在三秦大地、古都西安,有這樣一支隊伍——破解大地密碼,勘查礦產寶藏,開發綠色能源,防治地質災害,測繪天地經緯,助力城市規劃,服務民生民利,建設美好家園,胸懷報國夢想,創造資源未來。他們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有色地質人,他們是勇于擔當、迎難而上的地勘鐵軍。他們從一支只有幾百人的地質隊,發展成為年產值數十億元、產業涵蓋地質勘查、礦業開發等多個領域的大型礦業集團——西北有色地質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陜西黃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地礦一體
實力鑄就核心優勢
1957年,原冶金工業部地質局一支編號四〇七的地質隊(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前身)從東北的黑土地來到陜西,肩負著為國家勘探礦產資源的光榮歷史使命,扎根在秦嶺深處。在最艱難的時期,西北地勘人通過艱辛努力,打破了陜西“手無寸鐵”的歷史。在隨后的60多年,西北地勘發現了陜西省最大的金、銀、銅、鉛鋅、鎳鈷、鋁土礦、鐵、錳、鉻、鉀長石礦床。在陜西省境內探明礦種30余種,勘查、評價大中小型礦床140多個,提交黑色金屬礦石儲量6億多噸,有色金屬儲量近億噸,提交各類地質報告千余份,為共和國西部的工業起步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西北地勘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的號召,先后在全球30余個國家開展地質找礦工作,足跡已遍布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毓苫蛑亟M了數家境外礦業公司,培養了一支熟練掌握國際勘查標準,能獨立開展境外項目運營的技術、管理團隊,在礦業發達國家形成了穩定的資源勘查與開發基地,初步建立了國內、國際地質項目互動互補的國際化經營格局。
在陜西省政府支持和倡導下,2009年,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在全國有色地勘系統率先順利實現了由事業向企業的戰略性轉變,成立了西北有色地質礦業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由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共同出資組建陜西黃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黃金集團取得了上海黃金交易所綜合類會員資格、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會員(A類)資格、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注冊品牌企業資質,建成了勘查、開發、精煉、營銷、交易、回購和金融一體化的全產業鏈體系。
經過幾代人60余年的艱苦奮斗,西北地礦集團、陜西黃金集團目前產業已涵蓋地質勘查、礦業開發、貴金屬冶煉加工及零售、工程勘察施工、地災治理、文物保護、測量測繪、地質實驗測試、物業開發等多個領域。其中“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先后投入數十億資金新建和擴建了一批礦山企業,年處理能力從最初的3萬噸達到現在的近300萬噸。確定了保持地質勘查核心競爭力、發揮“地礦一體化”獨特優勢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地質技術服務、鉛鋅銅、黃金、新能源、多種經營、產融結合”六大板塊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下山進城
主動轉型服務民生
自2012年以來,由于產業結構調整等綜合因素,我國地質勘查投入呈現連年下滑態勢。而大批礦業權和地質勘查資質審批的取消,將在不久的將來重塑傳統地勘行業格局,也給西北地勘人帶來了新的嚴峻挑戰。2016年6月,西北地礦集團審時度勢、主動出擊,召開了地質工作轉型推進座談會,提出了把產業發展融入到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努力向城市地質、文物地質、農業地質領域轉型的大地質發展思路,在“三農”工作和城市建設中凸顯地質工作的民生價值。
為老鄉“消災”。集團淳化縣地質災害詳細調查項目,調查區域內所有潛在地質災害隱患點,推薦移民搬遷避讓新址,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編制“防搶撤”預案,組織防災減災培訓2600余人次;漢中地區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積極融入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平戰結合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全力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工作;哭泉鎮移民搬遷(脫貧)集中安置點建設項目、宜君縣邊坡治理項目等等,為當地政府移民搬遷、工程治理等提供了包括地質災害評估、勘查、設計和施工在內的專業化“一條龍服務”。
給土壤“體檢”。集團下屬實驗室入選首批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實驗室,獲得了土壤重金屬及農產品重金屬檢測資格,開展“模塊化土壤樣品中典型有毒重金屬全程智能綠色分析系統集成與開發”項目,實驗技術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新疆阿拉爾市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項目,發現約數百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區域;參與“西北五省耕地1:25萬土壤質量地球化學調查——陜西省黃陵-韓城地區土壤質量地球化學調查項目”“陜西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項目項目”,項目成果將為土地資源安全利用區劃和農產品安全生產提出建議,為土地資源管理、農副產品生產布局提供技術服務和數據支撐,助力精準扶貧。
為文物“強身健體”。彬縣大佛寺石窟,在長400m的陡崖峭壁上依山鑿窟,雕石成像,共有佛龕446處,造像1980余尊,是陜西省境內最大的石窟群,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集團項目組通過三維立體測繪、激光測距、紅外線掃描、遠程控制監測和室外溫濕度自動監測記錄等方式,采用阻滑釘和錨桿端部做舊技術,完成了大佛寺巖體與石窟保護加固工程的勘察和施工。項目實施后,有效保證了大佛寺石窟危巖體和僧房窟石窟的結構安全。
給土地“量身透視”。西安地鐵4號線、10號線多標段勘察項目,作業安全標準嚴,社會關注度高。集團項目組克服沿線地下管線密集、地面環境及工程地質條件復雜等困難,采用工程地質調繪、鉆探、現場原位測試、物探測試及室內土工試驗相結合的方法順利完成勘察任務,助力西安地鐵建設;完成西安城市管網測量項目、新疆克拉瑪依城市部件測量項目、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GPS控制測量項目,和福建仙游、陜西府谷、甘肅禮縣等一大批項目,使地礦集團在基礎測繪、農村土地確權、地籍測繪、房產測繪、綜合管線探測、城管部件普查、土地勘界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整合資源
積極謀劃跨越發展
當前,西北地礦集團、陜西黃金集團在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部署下,充分挖掘自身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科學論證、長遠謀劃、戰略布局,重點推進集團旗下鉛鋅產業、釩系新能源產業的資源整合、重組上市跨越式發展。
鉛鋅產業是集團開發早、資源遠景大的優勢礦種,目前已形成了年處理礦石60余萬噸、金屬量4萬多噸的生產能力,實現了礦山與交易配礦平臺一體化,年最高配礦交易金屬量13萬噸,是陜西省重要的鉛鋅生產基地之一。集團將全面提升鉛鋅資源勘查開發與利用水平,以下屬陜西震奧鼎盛礦業有限公司為主體,整合注入旗下優質鉛鋅產業及優勢資源,2020年“十三五”末,力爭年產鉛鋅(金屬量)13萬噸,最終實現國內A股上市并掛牌交易,構筑省級鉛鋅業務整合發展資本運作平臺,構建西北地礦及陜西有色集團鉛鋅產業發展新格局。
集團下屬華源礦業公司千家坪釩礦已探明全國最大勘探資源儲量,建成亞洲最大規模單一石煤型釩礦生產線,已成為目前國內高純釩生產領域規模最大、品質最好、品種最多的企業,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集團將繼續優化工藝、降低成本,力爭在“十三五”末即2020年之前,千家坪釩礦日處理礦量達到2000噸以上,五氧化二釩產能達到5000噸/年,電解液5000方/年,完成“綠色礦山”建設。深耕釩電解液和釩電儲能領域,逐步確立和鞏固釩產業領先地位,打造重要釩系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基地。
在上世紀80、90年代地質行業周期調整中,西北地勘即提出了“用延安精神創業、用鐵人精神打鉆”的戰斗口號,開辟了北上延安找油打油的新領域。從陜西到全國、從國內到國外、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事業編制到企業體制、從礦產地質到民生地質,西北地勘“在一次次行業低谷和產業變革中浴火重生,愈戰愈勇,愈戰愈強”。
2017年,是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成立60周年。60余年來,他們用羅盤找尋通往資源財富的創業之路,用地質錘敲響勘探報國的鏗鏘之音。2018年,適逢改革開放4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西北地礦集團、陜西黃金集團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在陜西省委、省政府和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領導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充分發揮地礦一體化核心優勢,銳意改革、拼搏進取,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原文鏈接:http://paper.cnmn.com.cn/Content.aspx?id=142976&q=4130&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