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渭水泱泱、沃野茫茫,地處渭水之南、秦嶺北麓,是陜西的東大門--渭南。渭南市距古城西安60公里,素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將相之鄉的美譽,是我國的蘋果、酥梨、花椒、冬棗和柿餅之鄉,可謂“華山風骨·渭水襟懷”。
春節依然是鄉親們最團圓、祥和、歡快的節日。一年忙碌一身疲憊,一下子被來年的春風吹散了,今年的春季比往年來的更加匆忙。放假當天,所有人都像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即使家就在附近,也按耐不住回家過年的激動和興奮。我的心里自然也充滿著回家過年的喜悅和緊張,覺得時間過得既緩慢又飛快。街道里的行人和車輛稀稀落落,春節空城率已經達到了頂峰,大部分人都已經回鄉團圓了,我回家的路也更加順暢了。
今年是開車回家,我有過幾次節假日被堵在高速上的經歷,所以果斷選擇了國道,更重要的是一路張燈結彩的風景更吸引人。國道上仍然是車水馬龍,城區道路兩旁的綠植都裝飾了彩燈,比往年的更加豐富靚麗;郊區公路和村莊道路已經整修一新,市容街景、村風村貌煥然一新,好一幅喜慶祥和的新年景象。
去老丈人家拜年,一進村就被平整的道路、整齊的花木籬笆、科技感十足太陽能路燈、一色的灰白外墻驚喜到了,原來農村也可以這樣整潔清新。村里還集體整修了廁所,一改過去“未進家門先見廁所”的舊格局,家家新建了更文明的沖水廁所。凡是涉及到村集體和村民家庭設施統一改造的,政府都給予了資金支持,行走在嶄新的村道里,讓人自覺心情舒暢。其實對村里的變化感受最深刻的還是爺爺輩,他們是最支持鄉村建設的,在村里生活了幾十年,對十八大以來農村發生的變化贊嘆不已,倒是比年輕人更關注和理解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民實實在在的好處。
村里的脫貧攻堅是最值得說道的。脫貧攻堅下基層,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戶進戶助脫貧,讓貧困戶燃起了對富裕生活的新期盼。政府搭臺百姓唱戲,鎮政府通過推行“政府+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扶貧模式,給貧困戶引進了核桃、花椒、油脂牡丹等經濟作物,并提供后續種植技術和銷售支持,今年力爭全部脫貧,產業脫貧讓貧困戶真正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群眾滿心歡喜地為習總書記“全面小康一個都不拉”的莊嚴承諾豎起了大拇指。貧困戶最直接的感受是“國家富強了,但沒有忘記困難群眾”,這個春節他們過得更加悠然自得。
今年春節,很多人在談論“村子里走動的人也少了,感覺年味越來越淡”“以前春節有很多傳統活動,而現在除了看春晚幾乎沒有什么可玩的”,期初我也認同這些說法,但仔細觀察和思考后發現,團圓熱鬧的年味并沒有變。以前,我們都盼望能早點過年,因為這樣才能吃上豐盛的佳肴,穿上漂亮的新衣,收到長輩們的壓歲錢。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在成長,角色也在改變,可能由過去收紅包變為現在發紅包,從以前回老家過年到現在帶著父母旅游過節,年還是那個味,只是我們過年的形式正在發生了變化。
轉眼間到了收假的日子,我乘坐綠皮火車來西安更順暢,讓我意外的是返程的車站異常擁擠,大部分都是返回工作地和外出務工的青壯年。我頓時感受到一絲絲傷感,一大批富裕勞動力離開了這座生我養我的城市,也包括我。我想,這可能是大多數農業型城市都有的“創傷”,沒有其他產業支撐,就留不住勞動力、養不起人才,經濟社會發展自然提不起速度。
鄉村的發展不僅要靠政策、產業,更需要人才和環境。隨著城市化的加快,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是大趨勢,雖然近兩年欠發達地區政府大力鼓勵、吸引青年回鄉創業就業,但產業較為薄弱,還沒有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規模化產業,還需要花大力氣培養和建設。其實村里的年輕人回鄉創業就業的愿望很強烈,但熱情并不高漲,主要是因為地方社會資源和基礎設施相對欠缺,如果能優先解決農民關注的教育和醫療等關鍵民生問題,就能留住農村勞動力,更好的撬動鄉村資源,很好的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黨和國家正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奮力打贏“三大攻堅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為新時代的追夢人,必將強身健體、努力學習、擔當作為,全力干好崗位工作,為實現中國夢貢獻更多力量,為家鄉父老爭光添彩。
陜西有色集團 史攀峰
2019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