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人喜歡吃面食,揉面的什么時候加水,加多少水,揉多長時間等等,這些對于能否把面揉好都是很重要的。我們團隊研究的鈦合金鍛制品加工技術一定程度上來說,和揉面有點像。”采訪伊始,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鍛造廠副廠長李成鋼非常形象地對記者說。
李成鋼口中所說的“團隊”便是入選2018年寶雞市新時代科技創新先鋒新聞人物的團隊之一——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宇航級大尺寸鈦合金鍛制品研發”科技創新團隊。
2010年,鍛造廠引進了國際先進水平的萬噸自由鍛壓機組。由于機器單體重量非常大,而廠房就在渭河沿岸,所以在土建施工和機器設備的安裝等方面都面臨很大的挑戰。面對這些難題,研發團隊的成員們沒有一個退縮的。從現場勘查、設計方案、模擬動畫,到土建施工,再到安裝調試,在大家齊心努力下,創新團隊打破萬噸壓機調試需要半年時間的概論,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機組的調試,為企業開發新產品、拓展軍品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果把萬噸自由鍛壓機比作揉面機,那么科技研發創新出來的產品就是各種削筋、刀削面、饸饹、搟面皮……并且在保證干凈衛生的前提下,嚴格按照客戶的需求,揉出精確尺寸的寬、窄、薄、厚、長、短以及其它形狀的面條、面團等。當然了,萬噸自由鍛壓機可比揉面機復雜得多、溫度也高多了、體積也多大了,并且萬噸自由鍛壓機揉的“面”是各種超大規格棒材、鍛件以及鈦帶。借助萬噸壓機生產線,創新團隊先后完成了“某型號航空發動機用鈦合金大規格棒材研制”“飛機結構件用鈦合金大規格棒材研制”“商用發動機用鈦合金大規格棒材研制”“海洋工程用鈦合金超大規格環材研制”“4500m深潛器載人球殼用寬厚板坯鍛造研究”等多型號大尺寸鈦合金產品的研制開發。團隊主持和參與了國家科技部、國防科工局等十余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項目計劃經費達8千余萬元。自2012年8月至今,共生產寬厚板坯5519噸,生產大規格鈦合金棒材2310噸,為企業增加產值11億元。
寶鈦股份鍛造廠科研創新團隊成立以來,借助萬噸鍛壓機生產線使公司在鈦合金鍛制品加工技術上有巨大的提升,大尺寸鈦合金產品質量實現突破式提升,滿足了我國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領域的發展需求。共獲得陜有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為寶鈦品牌增光添彩。
說起以往的成就,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鍛造廠廠長何書林說:“我們的團隊在科技創新路上取得的成就就是憑借著一股韌勁和狠勁。過去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支援三線建設來到寶雞的專家克服了種種困難,為寶鈦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這一代人也要繼續把這種‘鍥而不舍,堅韌不拔’的創新精神繼續傳承下去,一代帶著一代干,一代接著一代干”。
(原文鏈接:http://www.baojinews.com/tbtj/p/2720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