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參加了中國有色金屬報陜西記者站采風活動,從漢中鋅業有限責任公司歸來,且不說該公司近些年的快速發展,營業收入從2000年的1億元遞增到2012年的150億元,也不說公司狠抓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取得成效,排出的廢水都能養魚,單說說他們獨具特色的“石文化”。
漢中鋅業公司地處秦巴山區、漢江河畔,石頭有的是。一開始只是個別職工的業余愛好,下班后三三兩兩到江邊、河溝和山上尋找石頭,揣摩把玩。再后來,在奇石愛好者、漢中鋅業下屬單位特材公司工會主席宋連文的倡導和組織下,覓石、賞石之風在公司蔚然興起,許多職工紛紛加入到這個行列,僅3600人的漢中鋅業,奇石愛好者現在就達三四百人。閑暇時大家三五成群去撿石頭,涉險灘,扒石堆,頂烈日,踏霜雪,翻山越嶺,辛苦自不必說。但若撿到奇石,觀賞那奇特的造型、精美的圖案、如玉般涼潤的質地,真如撿到一塊寶貝一樣高興。辛苦的跋涉,換來的是大自然的恩賜、審美情趣的滿足,也鍛煉了身體,樂在其中啊。
公司因勢利導,把職工這種健康高雅的興趣愛好予以培養和引導,把大家對奇石藝術的愛好與企業文化宣貫結合起來,設立職工藝術陳列室展覽奇石、書畫、根雕和手工制作品等,不定期地舉辦奇石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從而極大地激發了職工對奇石的興趣愛好。公司在美化廠區環境時,發出了希望廣大職工“獻石”的倡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大家紛紛到江邊、河溝、山上找石,你八塊我十塊,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石頭很快堆滿了廠區。有些奇石愛好者也忍痛割愛,獻出了自己的寶貝。一塊塊石頭凝聚了職工對企業的熱愛,展現了他們像石頭般淳樸、渾厚的品性。
筆者在特材公司廠區看到,這里真是石頭的世界:雕塑是石頭的,小路是石頭的,臺階是石頭的,圍欄是石頭的,坐凳是石頭的。廠房外一個個水池也是用石頭砌的,池中荷葉田田,金魚游曳。假山旁矗立著職工自己制作的風車、水車,彷佛我們又穿越到了蜀漢時代。在這樣的優美環境中工作生活,該是多么愜意啊。我不禁感嘆道:誰說山里人只知道悶著頭干活,他們也懂得美,更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追求幸福的生活!
公司在引導職工玩賞奇石的同時,更把它作為開展教育、弘揚文明、凝心聚力的重要載體。公司請職工中的能工巧匠,在石頭上刻上“共創、共享、共成長”、“讓資源更有價值”、“凝聚”、“創新”、“奮發”等企業文化核心理念,使職工們在觀賞奇石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匯聚正能量。尤其是在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公司更是以石聚人心,以石鑄企魂。拿特材公司為例,該公司被漢中鋅業兼并前是國營八一三廠機械分廠,八年前軍工企業改制時倒閉,危難時刻時任廠長的宋連文高揚起“石文化”的大旗,帶領職工用石頭豎起鼎新碑,砌起留名墻,號召“海枯石爛興企業,不變心;賞石悟道樹廠威,志不移”,穩定了隊伍,凝聚了人心,很快使企業走出困境。并入漢中鋅業以后,其濃厚的“石文化”特色又得到發揚光大,帶動了漢中鋅業“石文化”的勃勃興起。現在,“石文化”已成為漢中鋅業企業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石文化”也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聲譽,助推了企業發展。一外商要與公司簽訂一筆合同,原打算要參觀生產線,可一看到公司漂亮的奇石景觀時,贊嘆說,你們把石頭都做的這么精美,產品就更不用說了。參觀也不用去了了,合同當時就簽了。近年來公司以“石文化”為特色的企業文化蓬勃開展,職工隊伍穩定,工作熱情高漲,有力地促進了生產經營等工作的順利開展,企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去年公司營業收入突破150億元,今年上半年達到78億元,利稅3809萬元,順利實現了“雙過半”。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漢中鋅業廠區那一塊塊石頭如同一個個歡快的音符,匯聚成了陜西有色集團倡導的“聚”文化之歌,匯聚成了企業和諧發展、科學發展、人文發展的奮進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