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也是企業行業抱團取暖、共克時艱的一年,對于企業、行業來說,這一年,具有許多未知和困難,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心未變,轉型升級、創新突破的恒心未變,在特殊時期尋找發展突破口的信心未變。今年兩會期間,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寶平,他對行業及企業發展表現出的十足信心,彰顯了作為中國企業在經濟下行中仍奮力發展、破除荊棘的不凡。
記者:作為一份姍姍來遲的政府工作報告,您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企業帶來了哪些信息?
馬寶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客觀、立意深遠,不僅總結了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分析了困難和問題,對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的安排與部署也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尤其是部署的今年國企改革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作為陜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單位,陜西有色集團將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堅持以改革激發活力,將深化改革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推動力,切實推進企業實現質量更高、結構更優、效益更好的發展。
當前的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最為嚴峻的公共衛生事件,然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卓絕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這讓中國民眾和企業都充分感受到了中國的制度優勢,也更加堅定了發展的決心與信心。
雖然,近些年新興產業和新興經濟發展迅速,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仍然再次指出,將一并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并在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等方面給出了“實招”和“硬招”。這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加快用高新技術對傳統企業的技術改造提供了一個巨大利好,也為傳統企業在特殊時期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記者:在疫情的特殊時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進一步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等政策,讓許多企業都為此“捏了一把汗”。您對此有何感想?您認為企業在特殊時期又該如何找到發展的突破口?
馬寶平:當前,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仍存在一些不足與短板,這有歷史原因,也有產業布局不合理等原因,面對疫情對產業和企業帶來的沖擊,我認為,突破口應該落在創新上。
去年兩會期間,我曾建議國家要加強對工業設計的支持和推動力度,統籌規劃,根植產業,通過整合各類資源,努力構建一個工業設計發展的生態圈,推動工業設計全面發展。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全面實現有色金屬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受今年疫情的影響,企業產生許多未知的困難,但同樣也給企業帶來一些機遇,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到的“危”與“機”同生并存的的概念。我認為,克服了“危”即是“機”,企業要做的是在“危”中練好內功,在“機”中快速發展。陜西有色集團近年來發展的穩步向前,正是得益于此。
這幾年間,陜西有色集團不斷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在數字礦山建設方面,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數據庫、傳感器網絡和智能控制技術等手段,大力推動礦山建設、管理、運營的自動化;在需求導向方面,以應用型創新為基本定位,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軍民融合,加大鉬靶材、多晶硅、硅烷氣等新興產業發展,實現了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這些進步都是推動綠色發展和加快“兩化”融合的結果,所以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必須依靠創新,促進我國工業設計、數字化智能化、設備成套技術三方面深度融合,用工業設計引導技術創新、提升工藝技術水平,最終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只要我們銳意進取、迎難而上,抱團取暖、共克時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經營生產,一定可以渡過難關。
記者: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企業如何將疫情防控阻擊戰與生產經營保衛戰一同打穩、打好?
馬寶平:保生產就是保飯碗。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我們充分認識到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只有統籌抓好產業鏈復工復產和民生保障,才能奪取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的“雙勝利”。
今年以來,陜西有色集團千方百計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承擔國企責任,展現國企擔當,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盡最大努力保障生產持續平穩運行。基于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與研判,集團根據內外部市場變化,提早制定復工預案,全面做好復工復產,切實做到目標不變、任務不減、干勁不松,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目前,集團權屬企業均已復工,鉬、鈦、鋁、鉛鋅、釩、硅、錳等產業已經全面復產。
為克服疫情帶來的原料供應、產品運輸等困難,陜西有色集團采取了“多能工”模式推進鉬產業鏈生產順利運行,同時加快鋁、鋅等有色金屬品種產能恢復,積極推進電子及光伏新材料產業化等重點投資項目試產步伐,旗下上市公司金鉬股份出資3億元參股吉林天池鉬業,一系列穩增長舉措助推陜西有色集團在今年的特殊時期仍然按下了發展的“快進鍵”。
在剛剛過去的4個月,陜西有色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實現產品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4.5%,主要產品鋁錠、鋅錠、硅產品同比分別增長了27.3%、30.9%和38.3%,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帶來的諸多影響。因此,在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們通過研判外部環境,分析內部條件,立足自身實際,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且切實可行的應對舉措,進一步節支降耗、壓縮成本,并通過創新品種、優化結構,增加優質產品的供應量,將發展的主動權握在手中,實現在特殊時期保障生產經營,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記者:陜西有色集團在近些年企業轉型升級的創新之路上實現了諸多突破性的成功,并擁有非常多的優秀經驗,您認為對于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來說,首先該從哪方面入手?重點又在哪?
馬寶平:我認為,做好企業轉型升級首先要圍繞創新鏈來布局產業鏈,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在做好產學研用的聯合攻關上下功夫。同時,聚焦產業綠色化、工藝智能化、操控信息化,借助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來加快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間的對接與互動,創新驅動企業技術升級的方向。
近年來,陜西有色集團一直通過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抓住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重大戰略機遇,全方位推進商業模式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企業治理優化、創新激勵等方面先行先試,釋放組織潛能,不斷提升創新發展能力。
與此同時,集團在政治定位上突出“嚴”、發展定位上突出“穩”、工作定位上突出“實”,抓導向、建機制、保質量,聚焦主責主業,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注重防范風險并主動化解風險,努力做大做強陜西有色集團的支柱產業鉬和鈦,重點做好釩、錳、鎳產業的轉型升級。我們的目標是瞄準“替代進口、國家需要”部署創新鏈、升級產業鏈,比如金鉬集團的大尺寸顯示領域用大規格鉬板以及鉬化工產品、寶鈦集團的國家深潛系列用鈦合金載人球殼、儲能用釩電解液等。
同時,作為一個礦山、冶煉占有相當比重的綜合性企業,陜西有色集團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嚴格遵守《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進行全產業鏈環保設施提標改造,實施清潔生產,推進綠色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面對有色金屬下游需求不振、產品價格下跌、市場銷售困難,陜西有色依然堅定生態環保優先,在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中,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記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您認為國有企業這三年該怎么走?
馬寶平: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工作時指出,經濟要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的重要指示精神為陜西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未來三年是國企改革務實篤行、縱深發展的三年。對于我們來說,要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提升國有企業改革成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因此,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社會責任方面,國有企業要勇于“承擔責任,履行使命”,即在“六保六穩”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積極擔責,履行使命,切實發揮經濟發展主力軍作用,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兩個一百年”目標提供保障。
二是在企業發展方面,國有企業要“聚焦主業,做強做優”,即長期聚焦核心主業,承擔區域內產業發展主責,優化產業布局,不斷提升結構效率,持續強化核心競爭力發育,并圍繞主業進行合理延展,不斷做強做優企業產業。
三是在業務經營方面,要以“產業為本,產融互動”為重點,即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通過規范有效的資本運作和產融良性互動,不斷積聚產業發展勢能,有效增強企業發展動能,提高國際競爭力,促進產業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四是在創新驅動方面,國企改革要勇于創新,國有企業要圍繞“新環境、新定位、新要求”,在深化“放管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轉型、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時代黨建、企業治理優化、創新激勵等方面敢先行先試,深度釋放組織潛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原文鏈接:https://paper.cnmn.com.cn/Content.aspx?id=158106&q=4408&v=1 )
【責任編輯:王新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