鉬都發展的先鋒軍
——寫給金鉬股份的8位優秀共產黨員
本報記者 劉雪泉
在中國鉬業之都的金鉬股份,有一支8名共產黨員集結的先鋒軍。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也沒有氣吞山河的豪邁誓言,只是在采、選、冶、加工及科技一線的平凡崗位上,用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勇于創新的行動,推動和實現著鉬都發展騰飛的夢想。他們是:
張奎強,一名維修電工技師。身為龍頭單位——露天礦采區電工班兵頭,面對“采礦場電工大拿”的譽稱,張奎強名符其實。這是因為:他的一項電器小改造,把身材高大、性情不馴的電鏟降服得乖乖的。檢修時原先四五個小時裝不上去的巨型鏟臂,幾分鐘就搞定。他的一項技術建議,讓設備供應商豎起了大拇指,連忙對原設備進行改進優化。他摸索總結的設備維護保養“十字工作法”,使電鏟常年保持旺盛的干勁。他帶領小小的團隊,共完成WK4-A型電鏟電器部位各類技術改造項目13項,開展修舊利廢累積節約成本20余萬元。采訪時記者問他怎么把電工活干得如此棒?奎強的回答頗具哲理:“因為喜歡就會用心,因為用心就會賣力,因為賣力就一定能干好”。
丁兆金,一名鉬選礦生產線檢修工?!爸鼐S護、精修理”的理念根植于他腦海,計劃檢修和系統檢修水乳膠溶,使他為高效生產提供設備保證。他負責的《沉淀池中鉬精礦回收系統改造》項目,年可節約生產用水約1000立方米,杜絕了沉淀池回收鉬精礦時的鉬精礦流失。參與制定的《電磁螺旋干燥機先進操作法》,使設備故障率大大降低,運轉率得以提升。
劉亞東,高級工程師。身為百花嶺選礦廠萬噸生產線建設項目組成員,他打通該生產線碎礦以及尾礦回水堵塞等工藝阻隔。他多次與相關人員探討設備使用、維護、檢修等問題,創新性提出設備故障檢修方案。如:大型振動篩的修理方法、各個破碎段粒級控制等。
王偉中,一名鉬爐料焙燒工。作為公司青年崗位能手,2002年他創造了14號回轉爐全年平均爐齡122天的記錄。2010年公司引進多膛爐,他擔任多膛爐爐前段長,總結推廣“低溫焙燒操作法”,保證了產品質量,天燃氣單耗由原來的105立方降至85立方,直接節約成本60元/噸,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約成本100余萬元。采訪時記者提議讓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崗位。他脫口:“我熱愛這份工作,把多膛爐的事業干成生命的一部分”。
閻敬泉,一名與火焰較勁的鉬拉絲工。特別能吃苦、耐勞、奉獻的他,一天圍著熊熊噴火的拉絲轉盤機要跑出40里路。其他拉絲工每月最多只能拉4噸的絲,而閻敬泉月產干到了6噸多?!爱a量高,質量好”,是大伙對他的夸贊。烏黑锃亮,無毛刺,很漂亮,送檢率、成品率、回收率,項項幾乎達到100%。他還是一把科技創新的能手,先后實施了“定尺鉬絲工藝攻關”、“特種線切割鉬絲工藝攻關”等技改項目,攻克了“單重50kg軋制料鉬絲加工”難關。面對記者的采訪,這位憨厚的山東漢子說:“身為一名老員工,親身經歷公司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一次一次發展,深知自己手中拉出的每一根鉬“絲”,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分量”。
鐘延明,一名工人技師。身為鉬金屬加工檢修班的兵頭——班長,他不但技術精湛,任勞任怨,為加工生產提供一流的設備保證,還善于動腦,勤于革新改造。他制作的包裝大混料機下料料斗和松緊帶的帆布篩蓋,提高了操作效率。他改造的粉碎設備、18臺還原爐的排水管網、篩分摻雜設備的軟連接等裝置,減少了物料的拋灑和飛揚,節約了成本,改善了職工們的操作環境。他修復配件和制作的小發明項目,節約成本近20萬元。
李峰,高級化工工程師。化學分公司生產五區產品經理兼任黨支部書記、新建6500噸鉬酸銨項目組組長等職務,并沒有分散他科技攻關的精力和勁頭。他完成的《非團聚二鉬酸銨的研究及生產應用》項目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他主持完成的《4200噸鉬酸銨生產線擴產改造工藝研究》項目獲陜西有色集團公司一等獎;他主持參與的《鉬酸銨無酸新工藝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金鉬集團科技特等獎。
劉俊懷,高級電氣工程師。他雖肩負著金鉬股份技術中心金屬中試車間主任的重任,但卻整天摸爬滾打科技試驗的現場。見人只知憨笑的他,僅2012年一年時間就賺了個滿盆滿碗:獲得陜西省有色金屬科技進步二等和三等獎2項;金鉬集團科技進步創新獎一等、二等、三等獎3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等獎2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4項,完成本企業小改小革2項。在金鉬集團慶七一科技創新展示上,由他完成的《成套鉬端帽組件研制》項目,為企業節約設備引進費用2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