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梁家河》,源自手機新聞,當了解到這是一部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及深刻體悟的紀實文學時,我對這個有著“大學問”的小村莊充滿了無限期待。后來沒多久,公司給每位員工發放了這本書,剛一拿到,我便懷著敬意開啟了對總書記在梁家河知青生涯的探求之旅。 如今,一個月的時間,我將這本帶著濃厚陜北鄉土氣息的書讀完了,感觸頗深。這本書描繪了一幅梁家河從灰白到彩色的時代畫卷,記錄著那個年代的“溫度”和“光景”,它像一條飛騰的瀑布讓熱血與激情飛流直下,又像一彎蜿蜒的溪流將理想與信念娓娓道來。上萬名充滿朝氣與陽光的青年懷揣著熱忱的志愿歷經輾轉和顛簸從首都北京來到他們理想中的“革命圣地---延安”,當浮現在他們面前的只是漫天的黃沙、饑渴的土地、貧瘠的山丘、閉塞的通道、隨處可見的荒涼和高原的寒冷時,理想和現實的強烈落差帶給他們的不僅是巨大生存挑戰,更是對人生方向的抉擇,對于年僅15歲的習總書記來說,這是理想與現實最殘酷的對視。 韶華易逝,不負光陰。 七年的光陰,對于一個人來說,占據了青春的大半,對一個時代來說,卻只是發展的一個很小的步伐。但如果,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有人愿意傾盡他所有寶貴的青春歲月來為時代的變革與發展拋灑熱血,奔走呼號,帶領群眾與命運抗爭,干出一番可以徹底改變人民生存狀態的大事,那么他們的所有付出將會給那個時代發展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汗水也將會永遠在歲月的長河中灼灼生輝,他們與時代互相成就,互相進步,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弄潮兒,是引領中國不斷發展的先鋒戰士。 我很敬仰保爾的這句話,“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句話同樣是以習總書記為代表的梁家河知青們的真實寫照。他們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在那片黃土地上,在時任梁家河村支書的習總書記帶領下,從打淤地壩,辦沼氣池,到后來的灌溉井、鐵業社、代銷店、磨坊的相繼“出世”,梁家河有了前所未有的生機。黃沙飛過,他們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用赤誠和信念在這塊黃土高原腹地的小村莊里瞭望著理想,改變著現實,韶華易逝,他們不負光陰!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書籍是人類的智慧的產物,善讀書者,往往能從書中汲取到很多向上的力量和明辨篤行的思想。孫敬懸梁刺股,顧歡燃糠自照,匡衡鑿壁偷光,馬克思顛沛不忘書,毛主席病榻不廢讀,身處梁家河的習總書記也是“一面進行著他的農民化實踐,一面在書中汲取著精神、思想上的營養”,從古至今,足見讀書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我想,也正是由于一摞摞“磚頭一樣厚的書”才讓總書記克服了初到梁家河的心理落差,在行動上戰勝了“四關”,投身建設,潛心謀劃,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水滸傳》、《三國演義》到《靜靜的頓河》以及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正是這一部部的飽含智慧的典籍讓總書記靜下心來,沉下氣來,在梁家河這片土地上,博觀約取,厚積薄發,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精神世界,為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偉大中國夢凝心蓄力,只待展翅高飛。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在習總書記的帶領與鼓勵下,他的“小伙伴”也開始漸漸發揮起了自己的長處,加入到奮斗建設美好家園的行列中來。隨娃的“雷厲風行”、“一碗水端平”,鐵鎖的“行動上的巨人”,能人的“巧干”精神,黑子身上的“泥土味”,無一不浸滿著奮斗的無畏,閃耀著中國人民身上勇往直前,迎難而上的讓人敬畏的人性光輝,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時代證明,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 對于《梁家河》,我所讀到的是不僅是那種堅毅果敢、埋頭苦干的精神,更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擺脫畏懼,克服困難,用堅定的信念和汗水滋養最初的理想,讓它在貧瘠的土壤中一步步生根發芽,成長壯大,用平凡的日復一日的血汗創造出可以從本質上改變人民生活的具有重大意義的偉大的時代創舉。 作為一名基層的工作者,梁家河精神將會成為我在職業生涯中的一盞啟明燈,堅定我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引領我的步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勤勉恪職,求真務實,做一名有益于企業、有益于社會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