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回到了離開整整40年的梁家河,見到闊別已久的鄉親和“小伙伴”,鄉親們也都記得那位是年輕人,從學習制沼氣池,到打壩制田,以及農村各種合作社的便民之舉,每一樣都透著年輕的習近平的智慧和一顆公立的心。習近平記得的是鄉親們無私的幫助和保護,在他的心里,曾經梁家河的村民和他的關系從來沒有改變過,是自己感到溫暖和人生成長起步的重要歷程。梁家河,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再粗糙的飯也吃的香,再窮的人也看得起。習近平將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記在心中,腳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眾中,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里,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七年知青歲月,梁家河的艱苦生活沒有磨滅他對理想的憧憬,經過了“五關”考驗,他真正從“北京娃”變成“村里娃”,從團員、黨員直到支部書記,年輕的習近平帶領群眾打壩治溝,修沼氣池、建鐵業社、磨面房……在陜北貧瘠的黃土地上,他最終立下了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讓貧窮落后面貌一去不復返,習近平在山溝溝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戰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 如今梁家河從一個陜北普通的偏遠貧困村發展成為致富村。那些年習近平接受了艱苦的生活磨練,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F在的生活水平比那時的艱苦歲月,不知強了多少倍,我們更應珍惜眼下。 基層是大舞臺、大課堂,群眾是好老師。習總書記用自己青年時代在基層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工作在基層就要好好錘煉自我,就要做到心隨黨旗在基層,情系群眾共生長,為民服務敢干事,在工作磨煉中不斷升華精神、檢驗作風、提高能力。我們要認真學習職業技能,并且堅持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工作責任,始終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精神,要錘煉黨性、提升素質、堅定理想、立志成才。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帶頭作事,創新工作 ,勇于擔當,要保持服務群眾要真心實意、實事求是的初心。工作必須站在群眾角度,深入到群眾中去,真心實干,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為群眾多辦實事,才能久久為功,馳而不息。
|